用資產配置的思維來投資
資產配置,通常是指資金要配置在哪些商品,以及要配置多少比例的一門學問。但是延伸來說,買個股又何嘗不是一種資產配置?另外,保留部分現金,也是一種資產配置。
常見的價差思維,就是針對一檔商品,用低價買入,再用高價售出,藉此賺取中間的價差;不過以投資思維來說,比較像是你將資金押在幾匹看好的黑馬上,希望牠們能夠跑得最快最遠。
被動的資產配置,就是定期調整自己的資產比例,例如每一季將股債調成1比1,或者每半年或每一年調成1比1。實際上也有一些 ETF 商品,是固定時間將資金分均分散在選定的個股上。
而動態的資產配置,就是憑藉基本面、技術面、籌碼面,或個人任何有優勢的技巧,調高押注在特定資產的比例。其中,這個特定資產也包括現金,對於後勢保守時,這是常見的做法。
對流心自己來說,用被動的資產配置來投資,可以避免一些動態配置的心理負擔,也沒有價差的一些得失心,對於情緒平靜有很大好處。
最近漸漸將個股轉成被動 ETF,卻發現被動投資竟然被自己做成主動操作,檢討自己的操作後,覺得應該要堅持被動的資產配置,不然還真的退而不休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