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書標頭

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

零成本的迷思

股票市場有個名詞叫「零成本」,這指的是當初買入股票的成本,因為長期領配息,已經把錢都領回來了。由於資金已經回收,這檔股票相當於沒有成本,所以叫「零成本」股票。

我其實不認同「零成本」這種想法,先舉個例子大家想想。

假設我持有一檔市值 200 萬的股票,因為公司營運出了狀況,股價一直跌,配息也逐年減少,照常理來說是不是應該要做一些處理,看是要換股還是減碼之類的?如果我告訴你這檔股票已經「零成本」,難道就不用去處理它嗎?

「零成本」這個想法就好像毒藥一樣,即便當初投資的成本已經領回,不代表你就不用去關注該公司的營運狀況。讓你長期持有的理由,應該是公司「持續穩定獲利」,而不是你的「成本已經領回」。

看著 200 萬的股票,一路跌到歸零下市,這樣真的對嗎?200 萬也是不小的數目,即便只有 20 萬、2 萬也都是錢,任何珍惜重視金錢的人,都應該會去避免財富就這樣化為烏有,結果卻因為「零成本」這個想法,阻止你做出正確的行為。

比較正確的想法,應該是以「市值」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所有資產,無論你當初成本多少。依上述的例子,在當下的狀態,你就是投入了市值 200 萬在某檔股票,領著它現在配發給你的股利,假設殖利率 3% 就可以領 6 萬。有人會說我成本 100 萬,所以 6 萬相當於 6% 殖利率;或者有人已經零成本,會說每年有公司送我 6 萬。無論你怎麼想,都無法改變你在「當下這個瞬間,投入了 200 萬在該家公司上」這個事實。

最後,我以剛才那個例子再重新問你,假設我已經把你的資產清算,全部都退回現金 200 萬,那你還願不願意把錢全都投入那家公司?如果願意,你就繼續抱著,如果不願意,你應該做出行動,這才是正確的投資思維,不要讓成本影響了你的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