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書標頭

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

從潛在報酬出發的投資

● 不同的投資風格

為了說明什麼叫做「從潛在報酬出發的投資」,我必須先大略介紹兩位偉大的投資人,「巴菲特」和「彼得林區」。

就巴菲特來說,他的風格比較像是擁有公司、經營事業,並且從中賺取現金流。

而彼得林區本身就是基金經理人,他不以經營公司的思維來買股票,而是思考每檔股票的潛在獲利空間,無論公司是做什麼的,來者不拒。

曾經我想效仿「巴菲特」,但後來發現自己比較想走「彼得林區」路線。

● 思考如何擴大績效

以巴菲特的風格持有股票,可能會經歷很長的股價整理,甚至會經歷很多段的股價修正。所以在這過程就只能等嗎?

可能因為技術面出身,我擁有一定程度的股價判讀能力,這樣死抱對我來說有點難以忍受。因此進一步思考,如果在股價接近報酬滿足的價位,換去別的股票能不能賺更多?

如果一檔股票,翻一倍以上叫做陽春全壘打(得1分),翻好幾倍叫做滿貫全壘打(得4分),這樣當然很好。可是這種股票很好找嗎?萬一找到了,難道就 ALL IN 單獨一檔嗎?

● 累積多檔安打的投資

承上述的問題,若一檔全壘打的股票不好找,累積多檔安打的股票,其實也可以得分。

舉例來說,二年賺 100% 的股票,等同於一年賺 50% 的股票,又等同於半年獲利 25% 的股票。

降低股票的標準,可以選擇的範圍就變多,就不需要被迫重押一檔有機會賺 100% 的股票。

● 思考股票的潛在報酬和實現時間

延伸來說,我的選股策略就變成,需要思考每一檔股票的潛在報酬,並且加入「時間」的條件。

也就是說,每一次的買入,都需要考慮這個獲利需要多久實現,並且潛在報酬有多少。

舉例來說,如果一檔股票有 25% 的獲利空間,但是要等待一年之久,那就不值得投資。另一方面,若實在沒有潛在獲利 100% 的股票,那麼一年內有機會賺 50% 的股票也是可以接受。

(時間這個概念,是和前同事討論才獲得的啟發,非常感謝他。如果你真的有心學習,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老師)

● 彼得林區為什麼將股票分類

彼得林區真的是位偉大的基金經理人。自從我開始思考潛在報酬和實現時間,突然理解為什麼他會懂那麼多種股票。

因為不同股票都有獲利空間,也有著不同的獲利時間。如果很堅持檔檔股票都要全壘打,那很有可能股票的檔數會過少,績效也不見得穩定。

● 持續思考和進化

從一個單純的只看殖利率存股,到開始看基本面財報估值,現在再加上潛在報酬和實現時間,感覺自己一直在進化。

對流心來說,不單單是基本面的進化而已,我還努力將技術面的能力套用在投資方面,希望帶來更好的成本,和獲利的最大化。好像很難沒錯,但對流心來說,追求卓越是一種樂趣。

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

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綜合應用

● 故事起頭,假設有一家公司,目前股價 100 元。

透過基本面,發現如果營收如預期地成長,EPS 也跟著成長,未來一年的估值可以高達 200 元,也就是股價可以翻倍。

因為潛在的獲利有很大的空間,於是某位投資人投注了一筆資金,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。買入的理由是根據基本面。

後來股價真的開始上漲,在 100 元漲到 200 元的過程,起起伏伏,一下跌破整理平台,一下跌破月、季線,可是這位投資人因為潛在估值在 200 元,在這過程他怎樣也不賣。

● 最終,股價來到了 200 元。

這時候營收真的已經到達預估的最大值嗎?不一定。
EPS 已經公佈最大的可能獲利嗎?也不一定。

除此之外,股價就真的停在 200 元不動嗎?

通常都會超漲,可能漲到 250 元,甚至 300 元也不奇怪。群眾的過度樂觀,很容易把股價推到一個超乎理性的程度。可是你要說它錯嗎?價格就是紮紮實實地在那邊,只要賣出,獲利就是你的。

● 結果沒過多久,股價開始反轉了

雖然營收還沒反應,EPS 也還沒反應,但資金開始撤出。

對基本面的投資人來說,可能無法理解獲利都還沒反應,為什麼股價開始反轉了?又或者在股價漲到預期估值時,就提早獲利了結。這時候只有技術面能夠優化你的獲利。

後續股價一直跌,甚至跌破了當初預期的 200 元,反而變成超跌。
基本面變了嗎?沒有,那家公司還是一樣的獲利,一樣的成長預估,可是股價坐了一趟雲霄飛車。

● 上面這個故事可以學到什麼?

1. 若基本面的未來估值遠高於現值,技術面在此時可能無用

因為技術面反應的多是短期的多空力道,無法反應未來的潛在獲利。若此時用技術面介入,容易造成非必要的進出,可能出場後隔天一個跳空開高,就再也沒有勇氣買回來。

2. 若現值已高於合理估值,技術面出場才能保障資金或獲利最大化

股價總會反應基本面的估值,但是時間可能提早或延遲。估值也不總是最終高點,往往會超漲。這時候影響股價的,已不是基本面,而是群眾心理或籌碼層面,能夠幫助投資人的只有技術面。

● 只有基本面或技術面,會發生什麼問題?

1. 只有基本面的投資人,能夠在初期估價,一路抱到後期獲利,但是很容易過早獲利了結,或者根本沒獲利了結。

2. 只有技術面的投資人,在整段上漲過程會分好幾段賺,算上手續費和追高和出場,蠻有可能少賺,當然少數功力高的人,還是有可能多賺。不過常見的狀況是早就去做別檔了,不見得能一路賺完整段。

● 投資是種藝術

沒有要歌頌哪一種技術,最好的情況是都不偏廢。不過要能夠綜合運用自如,難度還蠻高的,但至少是一個努力目標。

什麼時候該用基本面,什麼時候該用技術面,流心目前還在摸索。目前主要是用基本面進場,希望能夠改善總是少賺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