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書標頭

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

顧好自己的船等風浪過去

今天是 2024/4/19,台股第一次看到期貨跌幅 1000 點,意外地在操作上有一些體悟。

先講一下這個殺盤怎麼來的,主要是台積電昨日法說會不如(法人)預期,美股夜盤台積電 ADR (TSM) 就先開殺了 5% 上下,而今天台股又續殺,台積電 (2330) 盤中殺了將近 7% 左右。

雖然早就預期 4~5 月會有一波修正,但我手上持股並沒有特別出清。只有將一部分獲利了結的錢先抽離,打算移到被動部位投資。

文章標題「顧好自己的船等風浪過去」,這裡面的船指的就是手上個股,而風浪指的就是大盤的起起伏伏。

試著想像自己在天上俯看這些船,如果你顧的船沒有過度載重 (價格沒有太貴),就不容易在風浪中沉船,當風浪過去,這些船依舊會繼續航行。至於過重的船 (價格太貴),應該盡早調節,而不是等風浪來了才處理。

反過來說,若每次風浪大一點,你就把船撤離 (出掉部位),隨意打亂掉原本的航行計畫。或許很難抱到一個理想的波段漲幅,因為在這途中會有非常多的風浪,導致你終止航行。

不知上面這樣形容,有沒有正確傳達心中的體悟給各位?

或許對技術派的人來說,大盤往下還抱著持股,就是一種絕對的錯誤。但是對基本面投資的人來說,期望的是在大盤的風浪中,持續創造高於大盤的相對報酬。

我也不是不能理解,那些看大盤做個股的想法。只是當你總是抱持著躲掉殺盤的想法,很容易會抱不住個股,有太多的時機會讓你手上部位清空。常常的少賺累積起來,說不定和偶爾的大跌,差距不會太大。

尊重不同的操作方法,持續地精進自己的投資之道。很開心今天有些心得,分享給各位,希望也能有所助益。

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

吸取投資經驗的前提

要吸取投資經驗的前提,必須先有個方法的雛型,這時候再去體驗行情,才有經驗可言。

這解釋起來不太容易,我直接舉個玩遊戲的例子。

假設今天有個 MMORPG 的遊戲,職業有坦克、補師、打手三種類別,也就是常見的鐵三角。就算是玩同一個副本 (獨立的遊戲場景),當坦克要做的事,和補師或打手要做的事也都不一樣。

坦克需要注意何時會有怪冒出來,要把怪吸在自己身上,避免隊友受到傷害。何時要避開王的強烈攻擊,避免自己失血過多陣亡。種種的注意事項,全都是經驗,而且是當坦克才知道的經驗。

那麼補師,就需要注意何時坦克會大噴血,需要集中治療,又或者何時會有範圍攻擊,需要範圍治療全部隊友;而打手除了自保兼輸出外,適時保護補師,控制戰場局面,甚至截斷王的招式。這些都是當補師或打手,各自能學習到的經驗。

接下來,假設一個旁觀者,他不知每個職業有什麼技能,就只是看著別人玩遊戲。哪怕看著別人副本刷了上百場,請問他能學到什麼經驗?他知道坦克、補師、打手,在不同階段分別在做什麼嗎?

回歸正題,無論你看著股市的行情多長時間,如果自己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,隨著行情不斷吸取經驗。這就好像你只是看著別人在玩遊戲,自己沒有任何職業,也不知道每個人在幹嘛,學不到任何經驗。

股市中賺錢的方法百百種,基本面、技術面、籌碼面、總經面,指數投資派、個股投資派、動能投資派,你想選的方法是什麼?如果你連自己要玩什麼職業都不知道,看再多副本通關影片,也不會有任何經驗。

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

看對、押大、抱住

賺錢的方法,簡化後真的就是「看對、押大、抱住」,只是光要做到,每一項都需要學習。

「看對」你可以從基本面下手、技術面下手,籌碼面也可以,重點是你有沒有一個合理的方法,或者是驗證有效的方法。

大多數投資人都只卡在這一關,憑藉的就是情緒、感覺、或道聽塗說。「我覺得會漲」「我聽說業績很好」「某某人推薦我買這檔」,所以到底最後是對還錯?有沒有事後驗證?

某某人講的到底準不準?還是你聽 A 講的就跟著買,結果聽 B 叫你賣就賣,最後賠錢跑去罵 C?冤有頭債有主,誰講的誰負責;同理,誰亂聽就買的,誰也要負責。

「押大」是取決於你對於「看對」有多少把握。

很多人股票講得頭頭是道,每個股票都研究過,每個都說可能會漲,結果自己沒買半張。再好的機會,你沒有膽子去參與也是枉然,好機會要把握,但不是亂槍打鳥。若你根本沒把握,自然不敢押大,最後就是分散到接近指數投資,那何必浪費生命研究個股,乾脆指數投資躺著賺不是很好嗎?

「抱住」我認為是最難的一環,這考驗的是對行情的掌握程度。

一檔股票,要看對然後買入,這個起手式不算太難,但是要抱完整段行情,就很需要功力。功力可以分很多層面,基本面估價的能力、技術面掌握行情尾端的能力,還有心理面承受波動的能力。

這部分我也還在精進,懂得「抱住對的股票」,甚至可以涵蓋一切技術。即便有兩人挑到相同的股票,最後決定績效的,還是「抱住」的功力。

「看對、押大、抱住」是許多前輩傳頌至今的投資哲學,隨著自己經驗的累積,越來越有感覺。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卻非常有深意。

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

股市的本質是炒作

學了基本面以後,我曾經認為股市的本質是基本面投資,股價額外的波動,只是人為的情緒展現。

在我多了一些投資經驗後,發現股市裡炒作的比例很高,或許所謂的基本面,也只是炒作的其中一個題材而已

股市的價格,是透過交易而來,也就是說沒有成交,就沒有價格。沒人願意買更貴,價格就不會漲,沒人要便宜拋售,價格就不會跌。

在沒有交易的情況下,本益比很低又如何?殖利率很高又如何?有再多便宜的理由,也不代表股價要漲,除非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成交

當重新以「炒作」的本質,來重新認識股市,那麼很多的價格行為就變得可以解釋。

因為想買在前面等人抬轎,所以股價往往領先基本面。而當股價漲到基本面合理估價時,馬上就漲不動,賣壓隨之浮現。為什麼?因為炒作的人達到目的,所以先走人了。


那麼股市裡就只有炒作嗎?我認為還有現金流的派別。

股利是最真實的東西,白花花的現金就這樣轉進你的戶頭,所以巴菲特相對看重現金流,才會用自由現金流折現來估價。

如果在意現金流,也可以完全以殖利率的方式來投資,這也是一種很穩健的作法。看殖利率投資,不代表不用考慮成長,你也是可以挑選那些股利會成長的股票。


總結來說,「炒作」和「現金流」,是我認為最適合解釋股市行為的兩大派別,至少目前是這樣認為,以後也不知還會不會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