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書標頭

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

ETF 是在買策略而非買成份股

● 一般人挑選 ETF 是怎麼評估的?

看看它手上都有哪些成份股,藉此推斷這檔 ETF 好不好?

實際上 ETF 的評估,要優先從它的選股策略去分析,才知道它是個怎樣的 ETF。簡單來說,你要評估的是選股策略,而不是它的成份股。

當然,藉由成份股來間接了解選股策略,也是方式之一,但這只能作為了解選股策略的參考,而不能當作主要依據。

● 什麼叫做選股策略?我直接舉個簡單例子。

假設我發明一個叫「季線上 ETF」。選股策略很簡單,從前 500 大市值的股票裡面,挑選股價是在季線上的股票,符合就選入。然後規定這檔 ETF 必須在每年的 6 月、12 月換股,優先從市值高的選,挑滿 30 檔就結束。

很顯然的,我設計的這檔 ETF,選股策略就是要持有 30 檔季線上的成份股。

● 如果單從成份股去評估 ETF 不行嗎?

或許上半年你看到「季線上 ETF」裡面有廣達、緯創、技嘉,非常滿意,一堆做 AI 伺服器的,這檔 ETF 有夠讚。結果下半年 AI 修正的時候,這 ETF 就把這些股票換掉,因為它們都掉到了季線下。

你會認為這 ETF 整個面目全非嗎?「季線上 ETF」不可愛了,因為它把一堆我看好的股票都換掉,這樣想對嗎?

實際上「季線上 ETF」只是做它該做的事,它本身的定位就是持有一堆季線上的 ETF,而如今許多成份股不符合條件,本來就應該換掉。

● 接下來回到主題,買 ETF 是在買選股策略,而不是單純買當下的成份股

一檔 ETF 的特性,是因為選股策略造成的,有怎樣的策略就會選到怎樣的成份股,而有怎樣的成份股,就造就了該 ETF 的特性。

買一檔 ETF,應該是認同其選股邏輯而買,而不是喜歡他當下的成份股而買。成份股會變,但選股邏輯不會變。

● 評估 ETF 的觀察重點

評估 ETF 的重點有很多,這篇既然在談策略,就只講策略這部分。

一個好的 ETF,它的成份股應該要盡可能符合當初的設計,例如:高股息 ETF 成份股應該都要是高殖利率股、動能型 ETF 的成份股應該都是動能明顯的股票、市值型 ETF 成份股應該都符合市值大的優先…等等

有些 ETF 設計時加上換檔限制,或是參考過多的歷史數據,導致長期下來成份股逐漸偏離設計初衷,這些都是指數設計上的缺陷。當時間一久,就會發現成份股怎麼好像和它標榜的越來越不一樣。

這也是為什麼評估 ETF 往往需要一段時間,才能夠明確知道該 ETF 究竟好不好。有些選股策略的缺陷不明顯,隨著時間演進,才會漸漸暴露出來。

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

決定何時待在場內

前陣子重新看「炒股的智慧」有些啟發。

這本書非常強調要學會判斷股票的「運動方向」。也就是說,你要看得出股票是在漲,還是在跌,又或者它只是沒有方向地震盪盤整。

那麼我獲得的啟發是什麼?我發現決定何時「待在場內」,才是最關鍵的事。

因為判斷出股票的運動方向,所以才「進場」,而發現股票的運動反轉了,所以才「出場」。真正重要的,在於你「待在場內」的理由。

換句話說,金融交易很強調「進場點」和「出場點」,但那不是真正的重點,重點在於何時要「待在場內」,也就是何時要進入「抱單狀態」。

後面舉個例子,確保你真的懂我的意思。

如果你說要去歐洲玩,那麼你如何搭飛機前往,如何轉乘當地的交通工具,到最後搭飛機回國,這些「如何去」和「如何回」的步驟,雖然很重要,卻不是這趟旅程的重點。重要的是途中經歷的美景和人事物,才是旅程的真正目的。

所以在金融操作中,過度強調「進場」和「出場」,很容易迷失了重點。要重點關注的,反而是你為什麼「待在場內」,那不只是你進場的理由,也是你出場的理由。

換句話說,當你有了「待在場內」的理由,就有了「進場」的理由;而當你「待在場內」的理由消失了,自然就有「出場」的理由。一切的根源,都來自於「為何要待在場內」。

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

股價反應當下的市場共識

● 股價反應的是當下的市場共識

所謂的市場共識,不只是基本面、技術面,還包括了心理層面,或者對未來總體經濟的預期。

這樣講好像很空泛,我想強調的是,股價反應的不只單一因素,而是多個因素。

● 市場共識的多種因素

就技術面來說,有型態學,有均線趨勢,有 K 線和量價。趨勢偏多這些人就會做多,趨勢偏空這些人就會做空。

就基本面來說,有本益比、本益成長比、本淨比,只要股價估起來足夠便宜,這些人就會低接,只要價格估起來太貴,這些人就會出場。

就心理面來說,有對於經濟展望的悲觀,也有對於未來新技術的樂觀。當走勢持續上漲,容易造成極度樂觀,或者稱貪婪;當走勢持續下跌,容易造成極度悲觀,或者稱恐懼。

而總體經濟,甚至於政治角力,更是凌駕在這整個市場的驅動力。對整個市場放錢,自然會讓股價水漲船高;對整個市場收錢,自然會造成特定區域的乾枯。

● 解讀市場共識,轉化為投資策略

市場不總是理性,當下的股價只代表著「現在」的市場共識,而投資者要做的事,是預測「未來」的市場共識。

股價被低估的原因,有可能是對總體經濟的悲觀,有可能是技術面的破線破支撐,有可能是當下的基本面數據糟糕,但那終究代表的是「現在」。

那麼「未來」的市場共識會怎麼走?基本面數據還會更糟糕嗎?總體經濟再也好不起來了嗎?技術面跌破後還會繼續跌嗎?

● 理想的投資決策

雖然考量市場共識的所有因素,是件非常複雜又困難的事,但是流心認為,考量的因素越多,越有機會接近完美的操作。哪怕只是從 89 分進到 90 分,也能些微改善整體報酬率。

技術面看重的價格,只是其中一個參數。基本面的估價,也只是其中一個參數。目前群眾的心理狀態如何?總體經濟的環境為何?

一個理想的投資,應該是徹底解讀當下的市場共識,明白自己身處怎樣的位置,思考未來的市場共識會如何發展,然後做出對應的策略。

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

從潛在報酬出發的投資

● 不同的投資風格

為了說明什麼叫做「從潛在報酬出發的投資」,我必須先大略介紹兩位偉大的投資人,「巴菲特」和「彼得林區」。

就巴菲特來說,他的風格比較像是擁有公司、經營事業,並且從中賺取現金流。

而彼得林區本身就是基金經理人,他不以經營公司的思維來買股票,而是思考每檔股票的潛在獲利空間,無論公司是做什麼的,來者不拒。

曾經我想效仿「巴菲特」,但後來發現自己比較想走「彼得林區」路線。

● 思考如何擴大績效

以巴菲特的風格持有股票,可能會經歷很長的股價整理,甚至會經歷很多段的股價修正。所以在這過程就只能等嗎?

可能因為技術面出身,我擁有一定程度的股價判讀能力,這樣死抱對我來說有點難以忍受。因此進一步思考,如果在股價接近報酬滿足的價位,換去別的股票能不能賺更多?

如果一檔股票,翻一倍以上叫做陽春全壘打(得1分),翻好幾倍叫做滿貫全壘打(得4分),這樣當然很好。可是這種股票很好找嗎?萬一找到了,難道就 ALL IN 單獨一檔嗎?

● 累積多檔安打的投資

承上述的問題,若一檔全壘打的股票不好找,累積多檔安打的股票,其實也可以得分。

舉例來說,二年賺 100% 的股票,等同於一年賺 50% 的股票,又等同於半年獲利 25% 的股票。

降低股票的標準,可以選擇的範圍就變多,就不需要被迫重押一檔有機會賺 100% 的股票。

● 思考股票的潛在報酬和實現時間

延伸來說,我的選股策略就變成,需要思考每一檔股票的潛在報酬,並且加入「時間」的條件。

也就是說,每一次的買入,都需要考慮這個獲利需要多久實現,並且潛在報酬有多少。

舉例來說,如果一檔股票有 25% 的獲利空間,但是要等待一年之久,那就不值得投資。另一方面,若實在沒有潛在獲利 100% 的股票,那麼一年內有機會賺 50% 的股票也是可以接受。

(時間這個概念,是和前同事討論才獲得的啟發,非常感謝他。如果你真的有心學習,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老師)

● 彼得林區為什麼將股票分類

彼得林區真的是位偉大的基金經理人。自從我開始思考潛在報酬和實現時間,突然理解為什麼他會懂那麼多種股票。

因為不同股票都有獲利空間,也有著不同的獲利時間。如果很堅持檔檔股票都要全壘打,那很有可能股票的檔數會過少,績效也不見得穩定。

● 持續思考和進化

從一個單純的只看殖利率存股,到開始看基本面財報估值,現在再加上潛在報酬和實現時間,感覺自己一直在進化。

對流心來說,不單單是基本面的進化而已,我還努力將技術面的能力套用在投資方面,希望帶來更好的成本,和獲利的最大化。好像很難沒錯,但對流心來說,追求卓越是一種樂趣。

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

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綜合應用

● 故事起頭,假設有一家公司,目前股價 100 元。

透過基本面,發現如果營收如預期地成長,EPS 也跟著成長,未來一年的估值可以高達 200 元,也就是股價可以翻倍。

因為潛在的獲利有很大的空間,於是某位投資人投注了一筆資金,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。買入的理由是根據基本面。

後來股價真的開始上漲,在 100 元漲到 200 元的過程,起起伏伏,一下跌破整理平台,一下跌破月、季線,可是這位投資人因為潛在估值在 200 元,在這過程他怎樣也不賣。

● 最終,股價來到了 200 元。

這時候營收真的已經到達預估的最大值嗎?不一定。
EPS 已經公佈最大的可能獲利嗎?也不一定。

除此之外,股價就真的停在 200 元不動嗎?

通常都會超漲,可能漲到 250 元,甚至 300 元也不奇怪。群眾的過度樂觀,很容易把股價推到一個超乎理性的程度。可是你要說它錯嗎?價格就是紮紮實實地在那邊,只要賣出,獲利就是你的。

● 結果沒過多久,股價開始反轉了

雖然營收還沒反應,EPS 也還沒反應,但資金開始撤出。

對基本面的投資人來說,可能無法理解獲利都還沒反應,為什麼股價開始反轉了?又或者在股價漲到預期估值時,就提早獲利了結。這時候只有技術面能夠優化你的獲利。

後續股價一直跌,甚至跌破了當初預期的 200 元,反而變成超跌。
基本面變了嗎?沒有,那家公司還是一樣的獲利,一樣的成長預估,可是股價坐了一趟雲霄飛車。

● 上面這個故事可以學到什麼?

1. 若基本面的未來估值遠高於現值,技術面在此時可能無用

因為技術面反應的多是短期的多空力道,無法反應未來的潛在獲利。若此時用技術面介入,容易造成非必要的進出,可能出場後隔天一個跳空開高,就再也沒有勇氣買回來。

2. 若現值已高於合理估值,技術面出場才能保障資金或獲利最大化

股價總會反應基本面的估值,但是時間可能提早或延遲。估值也不總是最終高點,往往會超漲。這時候影響股價的,已不是基本面,而是群眾心理或籌碼層面,能夠幫助投資人的只有技術面。

● 只有基本面或技術面,會發生什麼問題?

1. 只有基本面的投資人,能夠在初期估價,一路抱到後期獲利,但是很容易過早獲利了結,或者根本沒獲利了結。

2. 只有技術面的投資人,在整段上漲過程會分好幾段賺,算上手續費和追高和出場,蠻有可能少賺,當然少數功力高的人,還是有可能多賺。不過常見的狀況是早就去做別檔了,不見得能一路賺完整段。

● 投資是種藝術

沒有要歌頌哪一種技術,最好的情況是都不偏廢。不過要能夠綜合運用自如,難度還蠻高的,但至少是一個努力目標。

什麼時候該用基本面,什麼時候該用技術面,流心目前還在摸索。目前主要是用基本面進場,希望能夠改善總是少賺的問題。

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

現金流和現金存量的思考

如果有一天你需要規劃退休生活,第一個需要考量的就是少了工作收入,日常的生活費要從何而來。生活費可以有兩個面向,一個是「現金流」的觀點,另一個是「現金池」的觀點。

就現金流的觀點,你可以打造一個每月配息入帳的投資配置,就好像你還在工作一樣,每月都會有錢進來。就現金池的觀點,你可以預先配置一定金額的現金池,每月就從那個池子提領必要的生活費來花用。

其實只有現金流,或者只有現金池,都是不完整,這兩個必須同時兼具。

只有現金流的問題,就是萬一你投資的商品,配息有些許的波動,恐怕會造成你生活費的問題。就像最近金融股配息偏低,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金融股,生活費的來源主要都是金融股,那麼這一、二年恐怕會很辛苦。

而只有現金池的問題,就相當於把大量的現金,放在沒有生產力的死水裡面。錢留得太多無法跟上通膨的侵蝕,錢放得太少可能有一天會斷炊。

所以其實比較好的方式,是打造有一定投資報酬的現金流,再加上擁有一定存量的現金池。現金池可以吸收現金流的波動,但不用太多,盡可能讓多餘的錢可以持續去賺錢。

有的人現金池保留三年、一年、二季或一季,配合每年入帳的現金流、或半年、每季入帳的現金流,這沒有一定的規則。過度堅持要有每月的現金流,其實不是那麼必要,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是適合每年提領的,那麼就每年補充現金到現金池即可。

甚至有人的投資策略是做 2~3 年的價差波段,一次性獲利的時候,再撥錢進入現金池也是可以的。重點是要根據個人的投資風格,做適當地現金池補充規劃。

我在規劃現金流時,本來也是期望能夠每季甚至每月都有現金入帳,但是後來發現這樣會違反個人的投資策略,難道我要放棄原有的策略,刻意投入到每月或每季配息的商品嗎?這樣反而會降低整體報酬,得不償失。

而現金池的觀點,讓我的整體現金流規劃得到了解套。我還是可以維持原有的投資策略,只需要每年將必要的生活費用補充到現金池即可。這樣既可保持原有的報酬,也解決了現金流的問題。

反過來說,為了每月或每季的現金流,值得犧牲整體報酬去打造嗎?這也是高股息 ETF 長期以來被攻擊的點。我很清楚定期入帳的安心感,但是規劃一定存量的現金池,一樣可以打造出安心感。投資沒有對錯,只有你適合什麼方法,以上提供給大家思考。

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

指數投資的延伸思考

指數投資有個中心思想,即「指數長期會永遠上漲,既然會長期上漲,那麼只要一直買入即可。」用的策略通常是定期定額,也就是放棄擇時的可能,因為以超長線來看,無論何時買入都是相對低點。

不過指數一定長期上漲嗎?若以日本指數失落的三十年來說,未必是如此。其他各國的指數報酬,這幾十年也不見得像美股和台股一樣亮麗,可見得就算指數投資,還是要挑對國家的。所以與其說指數投資是要投資指數,不如說指數投資期望的是有一個長期上漲的標的。

綜合指數投資的核心思想和投資策略,可以歸納出「挑選長期上漲的標的」和「定期定額買入」兩件事。

既然核心思想是要挑選長期上漲的標的,那就不限於一定要「指數」,若你能找到長期上漲的「個股」也是一樣的意思。事實上「指數」也是由多檔「個股」所組成,它的優勢在於分散,不會過度依賴單一公司的表現;但弱勢也在於分散,即便有一檔表現很好,整體績效也會被分散掉。

之所以要提這些,在於釐清指數投資的初衷,是找到長期上漲的標的,大盤指數只是一個相對安全、能保證取得平均水準的選擇。若你能利用自己的選股能力,找到績效高於平均的個股,沒必要捨棄這樣的優勢。

反過來說,個股的「投資者」 (相較於投機者),只是認定自己的選股能力,能夠勝過市場的平均水平而已。當然若選股能力不如自以為的好,長期的結果就是會輸給大盤。想要選股打敗大盤的報酬,勢必要付出輸給大盤的風險,這是一個很公平的賭注。

至於投資的方法,無論是選擇指數或是選擇個股,都可以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。是否要擇時,取決於技術面的功力,對真正的「投資者」來說,擇時並非是必要的能力。想透過擇時打敗定期定額的報酬,同樣是冒著輸給定期定額的風險,這一樣很公平。

總結來說,我認為指數投資和個股投資的差別,只在於一個是保證取得平均報酬,不會多也不會少;而另一個是不保證平均,可能比較多也可能比較少,取決於選股功力。兩者的本質都是希望投資在長期上漲的標的,只是期望的報酬水準不同罷了。

2023年1月7日 星期六

績效統計的陷阱

在比較績效時,比較客觀的方式是統計總資產在一段時間的增減。例如: 2022 年初的總資產 100 萬,而 2022 年底總資產來到 105 萬,這樣 2022 年的績效就是 +5%。

所謂的總資產,包括了 (1) 過去已持有的資產價格波動、(2) 當年度已實現的價差損益、(3) 當年度收到的股利配發。上述三點少了任何一項的績效都是不完整的。

另外還有一種績效的陷阱,是「新增資金」的投入,也會掩蓋總資產的減損。例如:過去持有 100 萬的資產在 2022 年減少 50%,而新投入資金 70 萬,當年度總資產變成 50 + 70 = 120 萬。即便過去績效是虧損的,年底結算仍然市值創新高。

總結一下,績效統計建議以總資產的增減才客觀且完整,至於新資金造成的計算偏差,這在累積資金的過程是無法避免的,但還是要考量影響的比例,你才能合理評估出一個人的真正績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