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的本質和信心
投資過程我常常會去想一件事,或者說去感受一件事,就是「抱著怎樣的部位,我會覺得安心自在」。
投資的本質就是「抱持」某種資產,然後期待這個資產未來的報酬會很好。那就會產生幾個問題,你該抱什麼資產?又為什麼這個資產報酬未來會好?
你在準備投資之前,就需要解答這個問題,不然你會對這個投資的信心不足,只要風浪一大,就會無法抱住資產。
話說回來,有些人的投資,一開始也是覺得自己信心十足,那其實是無知者無畏,因為他不懂那個商品的風險在哪裡,自然會覺得很安全。
所以,信心有時候是建立在知識之上的。因為你對商品足夠地了解,知道它的優缺點在哪,什麼時期該做正確的操作,並且長期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。
回到主題,投資的本質就是抱持某種資產,而信心除了要有對應的知識,還有很重要的是經驗。
經驗,只能透過時間去累積,任何人都幫不了你。
你無法憑空想像,總資產隨著崩盤減損 30% 是怎樣的感覺,那種恐懼只有你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。為什麼要資產配置來抵抗修正,為什麼要搭配部分現金來降低波動,又或者要不要規劃一些機制來保護資產。
指數投資年化 7~8%,理論上十年資產可以翻倍,但是這十年並不是貶個眼就過,講誇張一點,這十年可能需要歷經滄桑。
投資雖然只是抱著資產就好,但它需要知識、需要信心、需要經驗,還有時間。
上上下下,30%-40%不是普通人可承受,股市心理學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