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法怎樣都可以,做法才真正重要

金融市場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看法,讓人看得眼花撩亂,所以該怎麼做?有發現嗎?很多人講了一大堆東西,最後打算怎麼操作,部位怎麼買賣?要放多少比例?卻是一字都不提。

對行情你可以有看法,但是做法才真正重要。

極端的情況下,你可能做了一大堆的分析,最後的做法卻是抱著不動。例如一位看總經操作的投資人,每天不斷地分析經濟數據,但是部位很可能一直都不動。因為合理的情況是一路盯著經濟成長,維持部位做多,一直到經濟數據反轉向下,才開始減少部位看空。

而對於一個技術派的操作者,在他心中對於行情可能有兩個劇本,一個發生機率 60%,一個發生機率 40%,他可以分別對於兩種劇本設置部位大小,假設發生 A 劇本就怎樣,假設發生 B 劇本就怎樣,一切看劇本怎麼發展來調整。

即便是基本面的操作者,仍然可以參考目前行情的多空氣氛,來調整部位買進的速度。假設氣氛偏空,他可以等待相對便宜的估值才介入,不像氣氛偏多時都要用追價的方式買入。

不斷檢討和修正做法,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。

無論你選擇的是怎樣的投資方式,只要你願意時時檢討方法,一定會不斷地進步。持續聽別人的「看法」沒有意義,持續精進自己的「做法」才會進步。

當你認真檢視自己的做法,才知道有很多沒意義的看法,根本對於做法沒幫助。例如:如果美元漲超過這個點,可能對行情不利喔。所以呢?該怎麼做?

你必須將自己懂的資訊,轉化為實際的做法,這個看法對你才可能有意義。不是每個資訊都需要理會,也不是每個看法都有意義,如何挑選對自己有用的資訊,如何轉換成做法才有意義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