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做,遠比追求完美卻沒做還重要
投資領域常見到的問題,就是投資人總是無意間追求「完美操作」,卻反而沒做該做的事。
例如:
1. 期望 180.0 買某檔個股,卻不願 180.5 成交,就這樣一路看著股價上去。
2. 股價回檔後上漲,覺得錯過最低點,想要等行情再回來才買進。賣出也是,高點出現後,硬要等待股價回到高點才願賣出。
3. 前陣子的債券殖利率有到 5%,既不願意提早買進,也不願意太晚追價買進,最終結果是沒買。
很多情況,「有做」遠比「追求完美卻沒做」還重要。
「有做」即便不完美,但至少是個正確的操作,終究是位贏家。反觀「沒做」就真的什麼都沒有,過度追求完美反而讓你成為一個失敗者。
我常常提到投資領域的資訊過多,老實說你要完全去蕪存菁,做出完美的判斷也有一定的難度。這時候你只能接受「稍有誤差的正確」,不應該過度執著「絕對的正確」最後反而失敗。
當你過度追求完美判斷,市場很多的雜音對你來說,就會變得無法忽視。萬一這邊不是最低點怎麼辦?我如果 30 元買進,後面跌到 29 元怎麼辦?
那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你 30 元買進期望賺的波段是到 45 元,少賺 1 元到底有多嚴重?想要 180 元買然後 240 元賣,結果 180.5 貴了五毛有多嚴重?
有能力的高手,會督促自己越做越完美,完美是一個理想,但在達到之前,你至少要有能力做出「不完美但正確的事」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