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說回檔要買的人在哪裡?

巴菲特的名言是:別人貪婪時要恐懼,別人恐懼時要貪婪。這句話說得簡單,但實際狀況是,當別人恐懼時,我也覺得很恐懼,當別人貪婪時,我也覺得很貪婪。

實際上「貪婪」和「恐懼」是一個難以觀察的指標,或許改成「保守」和「積極」會比較好用。

試想前陣子 4 月關稅崩盤的狀況,有多少人賣光說要開始保守,你感覺得到他的恐懼嗎?或許他就是因為恐懼才會賣光,但恐懼終究是內心的事,不一定講出來,就算要講,他反而會把賣光講得很理性,就是因為理性才會停損。

如果改成保守呢?賣光持股、減碼部位、只抱現金,就是一種保守,這是相對容易衡量的行為。當多數人都覺得應該保守,認為現在是高點的時候,通常還不是高點。

其實單就「恐懼/貪婪」或者說「保守/積極」,無法用來衡量市場的高低點。基本面、總經面、政策面,都會是判斷行情是否結束的參數之一,而散戶通常只依賴自己的情緒來操作。

最近慢慢感覺到市場的保守,真的要說跌很多嗎?從 1 萬 7 千點上來,才跌了多少,但目前市場的恐慌已經在蔓延,AI 泡沫聲此起彼落,大佬 A 出清輝達持股,大佬 B 現金持續攀高。

那些說回檔要買的人,已經買了嗎?還是認為應該要回到二萬四才買?

坦白說吧,回檔時他總會認為還要回更多,而重新漲上去時,他又會重新等回檔才要買進,最終下場就是一直沒買。那究竟何時他才會真的買進?當市場極度樂觀,一片看好的時候,而通常那時才是真正的高點。

AI 產業的基本面還沒變,但人心卻已經先開始悲觀,你說現在是不是高點?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