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書標頭

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

股票的昂貴與便宜

常聽到有人說,這檔股票 200 元好貴,這檔股票只要 15 元好便宜,但其實股票的昂貴與便宜,不能單從絕對金額來看。這就好像一罐家庭號的鮮奶賣 160 元,和小瓶裝的鮮奶賣 35 元,你真的會認為小瓶裝的鮮奶比較便宜嗎?就生活常識都知道,大多數的商品都是量越多越便宜。

那股票要怎麼判斷昂貴或便宜呢?這就牽涉到股票的「價值評估」,而一般常見的方法有:殖利率、本益比、本益成長比,而個人喜歡的是回本年數的概念。

殖利率:
就殖利率來說,注重的是現金回收的速度,也就是我買一檔股票花了 200 元,如果每年可以配息 10 元,那就是 200 / 10 = 20 年可以回收全部資金,也就是俗稱的無成本。

本益比:
本益比就不是單看現金回收的速度,而是衡量企業的股價和每年的獲利能力。如果不清楚什麼是本益比,可以參考「本益比」概念整理,這邊不再細講。本益比和殖利率的差別,在於殖利率要求現金回收才算數,而本益比不在乎企業是否把現金發還,只要企業真的有賺錢,保留一些現金擴大投資也可以接受。

本益成長比:
本益成長比(PEG)則是透過本益比和獲利成長速度,去換算出一個判斷股票價格的數值。舉例來說,若股票本益比 20,但是獲利成長速度是 30%,則會得到 20 / 30 = 0.5 的本益成長比。這個值是越小越好,因為這代表獲利成長很高,又或者股票的本益比很低。

回本年數:
上面介紹了三個常見的方法,就個人來說,我喜歡「回本年數」這個概念,之前有篇文章有提到過:盈餘成長與本益比的關係。簡單說就是本益比沒有考慮成長的部分,當一家公司完全不成長,永遠都賺一樣的錢,那本益比就等於回本年數。可是若公司成長呢?回本年數肯定會比不成長的情況還要少;反之若公司衰退,回本年數就會比當初計算的本益比還要久。

一檔股票的昂貴與便宜,不能單看股價的高低。20 元的股票你買 10 張,就跟買一張 200 元的股票是花一樣的錢,可是哪檔股票能帶來較高的報酬,或者說比較早讓你回本,才代表真正的划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